部分建筑已經開始拆遷

統一規劃于2004建成的官渡區六甲街道新二社區范家新村,曾被評為官渡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這里街道寬、綠化好、環境美。然而,這個才建了10年的新村卻面臨拆遷,村民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不去拆臭烘烘的老村,而要拆環境優美的新村?這樣亂拆,不是浪費社會資源么?”
昨天,六甲街道范家新村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有關負責人回應說,該處要建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的配套項目,必須拆除。
部分房屋已經開拆
環湖東路邊,一排排4層樓高的民房,規劃整齊,墻面米黃色的瓷磚反射著陽光,明凈透亮,這就是新二社區范家新村。
進入村內,道路寬闊,干凈整潔,路燈、車位等設施一應俱全。房子看上去也還很新,幢與幢之間的綠化帶內盛開著小花,映襯著不高的房子,讓人感覺到進了一個高檔別墅小區。
“這些房子是2004年建成的,當時建了82幢,有82家人居住。”走進一村民家,坐在寬敞的大廳里,周先生拿出官渡區人民政府的批復介 紹,1999年底,原六甲鄉新二辦事處(現為新二社區)為解決社員住房擁擠問題,改善村容村貌,經區、鄉、辦事處三級審核和現場踏勘,根據有關規定,經過 1999年12月6日區政府第49次常務會議研究,批復同意建蓋的。當時同意進行舊村改造,在5年規劃期內,確定社員建房總戶為140戶,戶均占地面積 91.06平方米,由辦事處逐年安排困難戶、搬遷戶等使用。在搞好新村建設的同時,要積極開展村容環境綜合治理活動,重點整治目前舊村存在的臟、亂、差、 散的狀況。
“新村建設開始,原新二辦事處下轄7個村組,一共有82戶人家在這里建房。”周先生介紹,當時他家建房時,花了50多萬元,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房子,建房的錢還沒有還清,就要拆了。
村民
老村臟、亂、差
為何不先拆老村
“我們準備搬回老村居住,但老村臭烘烘的,路面窄,小車都進不去。”記者看到一戶人家,正在準備搬遷。“不搬遷,就有人在半夜砸玻璃、砸門,有點恐怖。”該村民無奈地說。
他介紹,今年3月31日,官渡區六甲街道范家新村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發出的《官渡區六甲新二社區范家新村征地搬遷通告》稱,為完善官渡區南部片 區規劃布局、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和優化升級、提升“三個半島”城市品質,促進南部片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繼續推進“三個半島”土 地一級開發,具體由官渡區政府六甲辦事處實施。該通知要求,4月30日前完成搬遷。
村民說,這82幢房子將遭遇拆除,“為什么只拆新村的新房子,而不拆老村的舊房子?”
有村民介紹,以前,他們居住在環湖東路一側的老村,老村是出了名的臟、亂、差,房子緊緊挨在一起,街道也只有一米寬,住在一樓的人終年不見陽 光。為了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他家花50多萬元,在這里建蓋起了一幢4層樓房,總面積有420平方米。在這10年期間,他家的房子僅僅出租了一年時間,因為新建的房子出租給別人使用,房間墻壁會被弄得臟兮兮的。所以,除了自家人居,其余房子都緊鎖著。
村民李師傅說,今年4月1日,門前突然被人貼了一份通知,要對新村進行搬遷。大約在半個月前,拆遷人員開著挖機進入村子,幾十名村民都跑到街 上,手拉著手,組成了一道長長的人墻,才將挖機暫時阻擋在村子外面。“在這期間,整個村子里面,沒有開過一次會議,賠償標準也沒有,回遷的問題也沒有解 決。周圍樓盤的房子都賣到一萬元一個平方,而給我們的賠償每個平方米僅4000元,我們怎么可能同意拆遷。”
“我們全體村民都同意拆除老村子,保留這個新村子,老村子的賠償標準甚至還可以低些。”李師傅說。在村子里面采訪時,很多村民也都贊同拆老村。 老村與新村僅有一路之隔,而且面積也差不多,因為老村子臟亂差,房子陳舊破敗,屬于典型的城中村,但拆遷指揮部不拆除老村子,卻要來拆除這個新村。
指揮部
小規劃要服從大規劃
補償價參照了周邊價格
才建了10年的新村就要面臨拆除,這是為什么?官渡區六甲街道范家新村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有關負責人、六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俊熹介紹,該處是 建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的配套項目,按要求必須在今年4月30日前拆除完畢。當年的示范村是區規劃部門批建的,而會展中心屬于省規劃部門批建的,小的規 劃要服從大的規劃。
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位于昆明市官渡區福保半島區域內,是一個縱貫南北2600米,橫跨東西1000米、平地架空12米的大體量、廣布局、多層 次的建筑群,規劃總用地2280畝,項目分為國際博覽區、國際會議區、會展風情旅游區及會展配套生態社區等四大功能區,地上總建筑面積約404.8萬平方 米,地下建筑面積約103.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44.62億元。
李俊熹介紹,新村改造,就在會展中心規劃范圍內。今后,會展中心四周的改造,包括新二社區的舊城改造,都會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新二新村的拆 遷,有的人愿意,有的人不愿意,原因是嫌補償低,每平方米按照結構不同,分別補償每平方米4000—4100元,這是參照周邊房源進行補償的。”他介紹, 在安置過渡期,每戶每月補助4000多元,30個月后還沒有建好回遷房,將按照每月每戶9000元給予補償。回遷房的地址在廣福路與昌宏路附近,四甲村委會旁。(都市時報 記者龐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