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9:00,隨著有害垃圾連同密閉的紅色垃圾桶被兩名身穿藍色工作服的環衛人員搬上運輸車,五華區“我當一天環衛工”系列體驗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
7名市民作為體驗者來到華山街道辦事處轄區,跟隨垃圾清運車出行,全程體驗了“垃圾不落地”的新型垃圾收集、裝載、倒運、清運工作。同時還參觀了大觀商業城垃圾中轉站,體驗了區內生活垃圾的壓縮中轉處理等工作。
最早的昆明市五華區垃圾焚燒廠
昆明東郊垃圾發電廠
昆明空港垃圾發電廠
從源頭分類利于變廢為寶
在煙草小區垃圾收集點,紅綠藍三種密閉垃圾桶分別裝滿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這三種垃圾分別對應三種標有顏色分類的垃圾運輸車,在將垃圾整桶裝車后,運輸車會根據從源頭已經分好類的垃圾性質,運至垃圾中轉站進行壓縮。隨后,這些壓縮后的垃圾便會運出城外,分揀后再分類處理。
工作人員介紹,垃圾進入分揀中心后,將根據垃圾分類收集情況進行處理,可回收垃圾將進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垃圾經壓縮后,殘渣將進 入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發電,污水將運至污水處理廠,而有害垃圾將由專業部門進行處理。對于之前積累下來的垃圾,填埋場也會逐步進行濾液處置,可進行沼 氣發電的部分也將進一步開發沼氣發電,使原先產生的垃圾變廢為寶,不再二次污染環境。
這樣密閉的垃圾桶和清運過程,讓參與體驗的市民連聲稱贊。一名體驗者稱,一般下雨天雨水進入垃圾桶里都會流出污水,整個垃圾點周圍都會散發出很難聞的味道。但是這樣密閉處理后,減少了垃圾桶進水的可能性,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垃圾點周圍難聞了。
昆明每天產生5100噸垃圾
“我家每個月交10元錢垃圾清運費,算到人頭上一個人一天還不到1角錢。”參與體驗的金遠賢阿姨細算了一下自己在垃圾清運上的“貢獻”,不 算不知道,一算才知道自己在清理垃圾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只能算是微乎其微。“我們收的垃圾清運費,全部都是用來清理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活動現場的一名 工作人員說,從居民處收取一定的清運費,對于市民來說并不算是太大負擔,但卻能為垃圾的清運出一份大力。
然而,僅僅是每戶人家一月10元的垃圾清運費,還遠遠滿足不了昆明市內處理生活垃圾的清理費用。五華區一名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人員介紹,整個 垃圾清運的費用支出,涉及到工人工資、車輛相關費用、分揀費用以及焚燒等處置費用。僅焚燒一項,按照90元/噸的費用計算,昆明市每天有5100噸左右的 垃圾,僅靠家庭上交的垃圾清運費,是遠遠不夠的。
“家庭出一部分,市里和區里也都會相應承擔一部分。”這名工作人員說,每戶家庭需要上交的清運費是由發改委定價,而垃圾清運產生的總費用,除去家庭上交部分,其余由政府承擔。
據了解,在9月23日(下周二),五華區“我當一天環衛工”第二期體驗活動將如期開展,組織參與者將跟隨糞便中轉處置中心工作人員進入老舊 居民小區,體驗糞便清掏、清運工作,聽退休老職工講述過去肩挑手提清掏化糞池時的艱辛工作;與檢查管理人員一起,對五華區內直管、社會公共廁所進行檢查、 監管,了解五華區環衛處直管公廁衛生質量標準及下一步將要推廣的“星級服務”內容。
數據 昆明這座擁有七八百萬人口的城市會產生多少垃圾?看看這組一直在增長的數據:
2004年1500噸,2007年2800噸,2010年3500噸,2012年4800噸
今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5100噸。如果用裝載量為3噸的卡車清運,每天,則需要近8公里長的車隊將它們運到昆明郊外,進行焚燒。
新聞延展
垃圾該如何分類可回收物
廢紙類:報紙、雜志、書籍、宣傳單張、信封、食品及物品等包裝紙盒、購物紙袋、蛋盒、飲料及牛奶等紙包裝、方便面盒、一次性紙杯等。
廢塑料:塑料袋、塑料餐具、保鮮袋(膜)、塑料薄膜、塑料瓶、塑料食用油罐、塑料盆桶等容器、有機玻璃制品、光盤磁帶、牙刷、牙膏皮、泡沫塑料等。
廢金屬:易拉罐、罐頭盒,衣架、文具、玩具、餐具、用具、家具等金屬生活用品用具。
廢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玻璃茶幾、玻璃窗等。
有害垃圾
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礦物油(廢化妝品等)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充電電池、廢扣子電池等廢鎳鎘電池和氧化汞電池以及電子類危險廢物等。
其它垃圾
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家庭生活中廢棄的衛生紙、煙蒂、陶瓷制品、玻璃纖維制品(如安全帽)、海棉、毛巾等。
現狀 生活垃圾分類9年零處罰
2005年11月20日,昆明開始逐步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袋裝收集和分類收集。然而,因相關政策法規、設施設備及終端處置體系不夠完善,執法主體不夠明確等原因,生活垃圾分類推行9年來,在分類處罰方面還是零記錄。
根據《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辦法》規定,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應當遵循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逐步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袋裝收集和分類收 集,城市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區域內的單位和居民,應當按規定的分類要求,將城市生活垃圾分別投入指定地點,違反該條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 告,并可以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三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罰款。
9年前,昆明街頭和社區就出現了3色垃圾桶,并在市民中進行了大力宣傳,但隨著城市建設的大幅度推進,這些垃圾桶漸漸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