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昆明人的“老朋友”紅嘴鷗也來曬太陽了。上午9點左右,滇池草海大壩便迎來上千只紅嘴鷗;11點20分,四五十只紅嘴鷗出現在翠湖,今年成為歷年來紅嘴鷗進城最早的一年。可能是紅嘴鷗來得太突然,鷗糧都還來不及供應,觀鷗的市民只好用饅頭、面包為紅嘴鷗“接風”。
“紅嘴鷗來了,數量還不少呢。”24日上午9點,林女士趁不下雨到草海大壩散步,欣喜地與紅嘴鷗不期而遇。記者聞訊趕到大壩時,這里已經聚 集了不少觀鷗的市民,并且還不斷有外地游客趕來。看到這些白色的小精靈,大家欣喜不已,紛紛用手機、相機拍照。藍天下,紅嘴鷗叫著、飛著、舞著,似乎在向 人們打招呼。
滇池碼頭工作人員張師傅介紹,十多天前,海鷗“先頭部隊”就抵達昆明,他便一直在觀察紅嘴鷗的動向,已經多次乘船進入草海水域,但連日來陰 雨綿綿,只見到為數不多的紅嘴鷗不時在水面上覓食,大部分還躲在灌木叢中。從23日中午開始,滇池碼頭附近的水面上便陸續聚集了四五百只紅嘴鷗,它們成群 結隊出來覓食。與此同時,環衛工人們忙著清掃地面,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也開始對3000米長的草海大壩、道路、空地等進行整體消毒。有專家表示,預計紅嘴 鷗上岸還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屆時,海埂大壩將迎來最佳觀鷗時期。
24日上午11點20分,翠湖公園也傳來“鷗訊”:一群紅嘴鷗飛到翠湖,數量約有四五十只,這是近年來紅嘴鷗到達翠湖最早的一年。隨著天氣 轉晴,氣溫回升,預計近期還將有數量更多的紅嘴鷗飛臨翠湖。為給紅嘴鷗創造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翠湖公園已對水面、道路、草坪進行消毒,做好迎接紅嘴鷗 大部隊的準備。
24日,無論是草海大壩還是翠湖公園周邊,都還看不到鷗糧銷售點。“鷗糧什么時候才能跟上?紅嘴鷗會不會被餓跑?”有市民已經在為紅嘴鷗的 口糧擔憂了。對此,昆明市鳥協專家說,紅嘴鷗進入海埂大壩及翠湖的時間確實提前了,這讓鷗糧生產廠家還沒來得及生產鷗糧,銷售鷗糧也就存在延期。鳥協將會 同林業部門,對海鷗進城情況展開調查,統計相關數據,也將情況及時向鷗糧生產企業反饋,先期生產一批鷗糧來解決前期抵達昆明的紅嘴鷗食物問題。專家表示, 這些提前到來的紅嘴鷗可以在滇池里吃些蚊蟲、魚蝦,以補充體能,因為目前數量較少,滇池里的魚蝦足以供應它們的生活,所以市民不必擔心他們會挨餓。
據昆明鳥協觀察,這次海鷗抵達昆明,比預期要晚三四天,但還是在海鷗來昆的季節和規律之中。通過觀察,先期抵達昆明的主要還是紅嘴鷗,只是 這幾天由于天氣原因,加之先期到達昆明的海鷗對環境還需要一個適應的周期,靠岸的海鷗非常少。今年紅嘴鷗提前到翠湖,可能與先陰冷后晴暖的天氣有關,待適 應以后,分布在各個點上的紅嘴鷗便會陸續靠岸,并逐漸敢飛近人群覓食。(記者羅昆婭)
防疫部門啟動疫情疫病監測
記者從市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市野生動植物辦公室以及市鳥類協會了解到,目前到昆海鷗未出現任何異常,相關防疫部門已啟動海鷗疫情疫病監測工作。
市疾控中心負責人介紹,海鷗作為遷徙類動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帶著病菌,關鍵看病菌是否會對人體帶來危害,“一般來說,我們主要防范的是對 人體有影響的H7N9禽流感。”市疾控部門已啟動監測工作,全市4個禽流感監測哨點進行24小時監控,截至昨日,沒有發現禽流感疫情疫病。
從海鷗“先頭部隊”進入滇池開始,鳥類協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便開始在滇池附近巡視檢查,一旦發現海鷗有異常情況,將第一時間報告市野生動植物辦公室。“到目前為止,‘先頭部隊’的海鷗沒有出現異常。”市鳥協趙雪斌介紹。
同時,市野生動植物辦公室也啟動了海鷗疫源疫情控制工作,54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實行24小時監控,對海鷗的覓食點及棲息點進行監 測,目前沒有發現野生動物及到昆海鷗攜帶禽流感病毒。從11月起,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將采集紅嘴鷗拭子樣本300份送檢,定期對紅嘴鷗棲息地、覓食 地進行消毒和防疫。
“一般來說,病菌的室外生存時間和病毒量都是有限的,保持個人衛生、及時清潔衣物,足以保障身體健康。”市疾控中心建議,市民要注意飲食衛 生、加強鍛煉,免疫力較差的老人、小孩可根據條件接種疫苗,以防普通流感與禽流感發生基因重組,給治療帶來難度;喂海鷗過程中,如有鷗糞落在衣物上或皮膚 上,用紙巾擦干凈,再及時用清水處理;如果在接觸海鷗后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要及時就醫。(記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