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昆明市政協常務副主席張建偉帶隊對新南火車站周邊配套設施規劃建設推進情況進行視察。視察中獲悉,新南站周邊5條規劃道路中,北中央大道已建成,其余4條骨干路網也將在2016年6月底與新南火車站同步建成通車。
東西廣場是新火車南站的重要外部配套設施,東廣場和西廣場用地面積約為47.43畝和223.67畝。計劃將在2016年6月以前與新火車 南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此外,目前,呈貢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骨干道路已超過140公里,已基本滿足呈貢新區交通需求。其中,火車新南站周邊 規劃道路由北中央大道、祥和路延長線(北起錦繡大街、南至祥園街延長線)、祥園街延長線(東起站前路、西至景明北路)、聯大路(東起站前路、西至彩云南 路)和東外環路5條主要道路組成。北中央大道現已經建成,其他道路在建設中。規劃還調整新增了站前路、火車站大街。按照規劃,東外環中路(梁王路)、祥和 路延長線、祥園街延長線、聯大路將在2016年6月底建成通車。
副市長王春燕陪同視察并表示,新南火車站是近年來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之后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其建成后將極大改善我省的出行條件,該項目建設關系全省的“橋頭堡”建設、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市要科學規劃,舉全市之力推進建設工作。
張建偉指出,新南火車站的規劃要立足當前,放眼未來,承建單位要敢于擔當,相關部門要協同配合,形成合力,為工程建設做好服務。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加快項目配套的準備工作,并高度重視維護群眾利益,以問題為導向,科學謀劃,倒排時間表,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探訪新南站
新站日客流量將是如今的6倍
3日,記者隨市政協視察組視察新南火車站周邊配套設施規劃建設推進情況中獲悉,新南火車站目前正抓緊建設,作為蘭昆通道、滬昆通道、南部沿 海及西南通道和泛亞鐵路四大樞紐通道的匯合點的新南火車站,自去年11月15日開工以來目前正加緊建設,車站建成投用后,其日客流量將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火 車站的6倍。工程預計將于2016年6月30日建成并開通使用。
日客流量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火車站的6倍
目前,正在建設的新建鐵路云桂線引入昆明樞紐昆明南站站房工程,是昆明鐵路樞紐的重要工程,也是蘭昆通道、滬昆通道、南部沿海及西南通道和 泛亞鐵路四大樞紐通道的匯合點,車站選址在呈貢新城東面的龍潭山腳下,北接滬昆客專,渝昆線、南靠云桂線,昆玉線,設計年發送旅客4693萬人。據了解, 新昆明南站車站規劃總建筑面積達334736.5平米,其中,站房的建筑面積為119998.6平米,車站建成后,其最高聚集人數將達到12000人,預 計其正常客流量將達到每天12萬人,在高峰時,客流量可達30萬人,數量將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火車南站的6倍。
目前,新建的火車站也是西南在建最大的高鐵站,是一個特大型的鐵路旅客車站。
乘客站內實現多交通工具無縫乘坐
今后昆明新南站還是地鐵1號線呈貢支線、四號線的終點站,車站外環交通主要有東外環中路、彩云南路,景明北路,祥和街等城市主干道,祥云南 街、聯大路等城市次干道,站內道路主要以上跨和下接的方式與周邊道路銜接,站區自西向東劃分為西廣場、站場、東廣場三個部分。其中,西廣場面向城市,將規 劃建成步行景觀廣場,東廣場則緊鄰白龍潭山腳,為交通廣場,車站共設有4個主要入口,建筑總高41.5米,屋蓋南北寬184米,東西長415米。根據規劃 設計,車站的建筑分為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分別為出站層、站臺層和高架候車層。據了解,地下層為旅客出站層,也是軌道交通1號線和4號線車站站臺 層,在出站層的交通換乘區,乘客可以十分便捷地換乘地鐵1、4號線及公交客運系統,直接在此層實現各種交通工具的無縫銜接。同時,在地下一層還布置了出站 廳和鐵路橋下停車場。據悉,連接新南火車站的地鐵1號線支線將在2016年6月30日前將與新火車站同步投入使用,屆時,地鐵1號線將采取“Y字形”的發 車方式,按1:1的發車比例保證新火車站和高鐵的地鐵接駁。
工程創下三個“之最”
目前,在建新南火車站已創下三個“之最”。其一為目前在施的體量最大的站房工程;其二是建設難度最大,因為工程需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典型喀斯 特地貌上施工,所以建設樁基施工難度大,最長樁長達73米;其三為保證車站的安全性,車站建設的抗震等級為9級設防,目前為站房工程設防最高。此外,車站 建設的轉換節點施工也較為復雜。
車站設計極具地域民族特色
昆明南站同時也是一座現代科技與地域文化交相呼應的車站,在設計時緊密結合云南昆明的地域文化,在立面造型及內外空間的設計上,運用了現代 的建筑手法和語繪,為這種精心設計的車站賦予了多層美好的寓意。從設計圖可以看出,建筑的主立面由盛開的孔雀羽毛構成,外如盛開的孔雀之靈在跳動美妙的七 彩云南之舞,孔雀形象,坡頂木構,浮雕門市,都具有云南乃至東盟國家的地域民族特色,象征著和諧的民族交融和廣泛的國際合作交流,由建筑中心向外發散的線 條象征著昆明作為樞紐對周邊地區起到的輻射帶動作用,堅實開敞的大門形象寓意昆明是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大門。(昆明日報 記者杜仲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