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昆明市規劃局發布剛剛研究完成的《昆明城市景觀風貌及高度控制規劃研究》成果。并根據此成果制訂了《昆明城市景觀風貌控制導則》,予以實 施,要求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參照執行。昆明將根據城市山水格局,通過劃定分級控制區域,適當限高,以保護昆明城市山水格局、環境界面,引導城市高層建筑 的分布,形成疏密有序、高低錯落的城市整體空間,為昆明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景觀風貌特色形象提供規劃支撐。
據介紹,該規劃通過對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案例分析研究,發現對于城市景觀風貌控制的重點在于城市高度控制和空間組合,城市風貌規劃應根據城市山水格局,劃定分級控制區域,同時引導城市空間建筑組合,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間。
為尊重和保護城市自然山水的風貌特色,根據不同山水風貌元素的重要性,規劃劃定了昆明的城市山水格局保護區,分三級進行規劃引導控制。
一級區:主要體現城市山水格局區域,包括滇池、西山周邊,清晰展現城市山水格局的面滇區域,總體控制高度24米。
二級區:重點體現城市山水廊道區域,包括城市周邊的主要山體(碧雞山、長蟲山、呼馬山、白龍潭山)區域,城市的主要水體(翠湖、盤龍江)景觀區域,總體控制高度24-36米。
三級區:體現城市山水環境滲透區域,以自然山水為特色的城市生態公園,(小團山、黑龍潭山、七星山、五甲塘、西亮塘公園),總體控制高度 36米。一、二、三級區內實施建設項目時,應在總體控制高度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和結合自然地形,不影響、不破壞原有自然景觀風貌。
規劃同時對一般地塊建筑空間組合作出引導。單個地塊內建筑切忌“一抹平”,應通過“落、起、疊、放”等方式,形成變化的天際線效果及富有魅 力的建筑形象。建筑屋頂處理應注意天際線變化及組合效果,屋頂不能在同一個平面上,可通過坡頂、退臺、錯層等形式,形成適宜的尺度變化,形成豐富變化的屋 頂效果。(昆明日報 記者吳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