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信貸緊縮、資金回收壓力持續加大,以及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放緩,衛浴銷售上行空間有限,下行壓力增加,影響衛浴供需關系及產品價格不確定因素增多,嚴峻形勢之下,衛浴企業如何面對不按常規出牌的衛浴市場?
需求搖擺不定
在信貸收緊、通脹預期等因素作用下,市場對衛浴的需求面不免產生擔心。
進入四季度,南方為傳統旺季,一方面天氣轉涼利于施工,也度過了雨季,加之年底前趕工期,一般四季度衛浴需求好于第三季度。
現狀:衛浴市場需求不定 淡季價格走勢不明
北方在四季度為傳統淡季,如東北和新疆等地區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因為進入冬天影響施工作業,需求隨之轉淡,特別是在下雪和冰凍天氣時期需求更是進入年內低谷。同時9至10月房地產銷售旺季不旺,導致市場預期地產新開工項目數量下降,進而導致明年上半年需求可能會有壓力。兩項因素疊加將使淡季區域相對更淡,旺季區域不如往年旺。
從往年情況來看,衛浴行業在四季度有冬儲概念,衛浴價格在淡季下跌較多。但近幾年部分地區改變了冬儲盈利模式和經營習慣,淡季停掉產能把價格維持在較高的位置上面。所以北方部分地區雖然四季度進入淡季,但衛浴價格也不見得大幅下降,而延續冬儲習慣的地區衛浴價格則有可能大幅下降。
南方地區又分兩類,一是兩廣地區三季度因為限電因素衛浴價格大,目前限電因素解除,衛浴價格在旺季有所下降;二是華東地區三季度衛浴價格已有所回落,進入旺季后預計衛浴價格將略有修復性回升。
這一切都預示著衛浴需求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旺季動力不足
目前家居市場的消費能力正在逐漸進入淡季時期的階段。在一個月以來對眾多家居賣場負責人采訪也透露出,很多賣場已經出現了客流量和商家銷量都明顯下滑的態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居市場剛性消費的需求量不足,以及房地產市場對下游的消費信心的負面影響所致。
面對這種情況,眾多商家也在積極尋求出路。閩龍陶瓷總部基地董事長陳進林表示,為了避免市場沉陷于"促銷泥淖"和消費者感染"促銷疲勞",閩龍陶瓷總部基地正在積極開拓更多公益行動,比如為老舊小區更換節水馬桶,避免單純的價格讓利,盡量提高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值。
據金鑰匙家居董事長譚海良透露,五一以來多數家居賣場都出現了30%-40%的銷量下浮,而他依然對下半年的市場情況持樂觀態度,并認為市場有望于9月前后再度迎來旺季。除此之外,居然之家、閩龍陶瓷等相關負責人也都表示,目前北京家居行業的未來趨勢還是總體向好的,家居市場有望在秋季裝修旺季到來之時再度迎來銷量上揚。
價格走勢不明
購買一件商品不僅僅要求的是美觀,更多的還是健康,耐用,衛生等。若多種效果都能達到,那在產品的本身功夫上要進行一定的成本核算。以下為您講述影響2011年潔具價格的市場的三個因素。
對于功能,消費者不僅要求具有衛生與清潔功能,還要求集保健功能、欣賞功能、科技、以及娛樂功能于一體。從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來看,在未來的市場上,衛浴行業將呈現出品種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調查發現,設計風格從單純的注重使用價值,愈發注重使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從重外觀到重功能賣點,從多功能到實用型,但市場上的衛浴價格卻是相差懸殊。
反擊:千方百計融資
近期陸續從浙江廣東傳出中小企業集中倒閉的消息。央行6月20日再度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第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央行錢根緊縮,市場資金壓力倍增,中小企業的融資更加艱難,衛浴行業當然也不會幸免。
資金鏈緊張,浙江廣東中小企業接連倒閉,年內第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央行錢袋越縮越緊,錢荒真的來了嗎?
從媒體報道中了解,浙江、廣東確實出現了中小企業集中倒閉的現象。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經多方證實,此前浙江溫州三家知名的
民營企業倒閉,企業主因欠巨款出逃更讓中小企業看到如今市場的殘酷,有關“錢荒”“倒閉潮”等議論急劇升溫。據商務部研究院院長稱,企業貸款難已影響到很多中小企業的正常運營。
銀行貸款難,隨之而來的便是民間借貸的升溫,利率也水漲船高,中小企業借了高利貸,生產經營沒有跟上必然導致資金鏈的斷裂,企業倒閉破產也變得理所當然。有業內人士稱,造成借貸難這一問題的根本還是銀行收緊信貸,存款準備金率的多次上調凍結了銀行大量資金。據了解,不少民間借貸機構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便來自銀行。而今年央行連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的歷史高位,導致銀行資金緊張,民間借貸機構的資金來源也大大受限。
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是“罪魁禍首”?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全球性的問題,而并非中國獨有。對于銀行來說,不管哪個國家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都很高,在中國,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更高。
作為商業銀行來說,盈利是他們的生存之本,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性質,生產規模、企業壽命、經營水平、財務制度等問題大大增加了銀行放貸的風險和成本。記者在采訪廈門郵儲、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相關部門負責人時了解到,由于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無法得到很好的監控、財務制度又不健全,有的中小企業連合乎規范的財務報表都找不全,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風險難以得到控制,成本也就大大提升,因此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大多會采取比較保守的態度。就像前面所說的溫州民企老板負債外逃的情況,更會讓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