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11月14日,工信部印發了《“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規劃涵蓋了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和信息產業四個領域,明確“十二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技術創新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引導和加強重點產業的技術創新工作,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其中對于工業,《規劃》中指出,未來將重點開發“水泥低碳化生產等建筑材料綠色制造的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材料制品與結構功能一體化制造技術,非金屬礦資源綜合開發及高效深加工技術,建材產品的低品位原燃料生產技術,建材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工業和城市廢棄物技術等。”
二、分析與判斷
《規劃》突出“技術創新”,提倡集約型生產方式,鼓勵設備自主研發
目前,我國多項建材產品產量已超過世界產量的50%,發展目標也由追求量產轉化為追求質優,同時推廣綠色節能化生產,節約資源,集約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國建材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眾多成果,極大提高了行業競爭力。中國中材、中國建材成為國際上最大的水泥生產線建設工程總承包商;洛玻集團開啟了我國浮法玻璃技術生產超薄玻璃;中國玻纖開發了年產12萬噸超大型玻璃纖維池窯拉絲技術;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開發的新一代熟料燒成節能新技術、新型無球化粉磨節能技術、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技術正在發展成熟;中國新型建材工業杭州設計研究院率先開發的玻璃窯爐煙氣余熱發電技術,引領了浮法玻璃窯爐節能減排的發展;中國玻纖率先開發的玻璃纖維池窯拉絲全氧燃燒技術,引領了玻纖節能的新發展。
規劃出臺將使建材設備技術領域實現迅速增長
從環保部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氨氮和氮氧化物新增污染物增加,主要原因是落后產能的數量和規模仍然很大,能源的低效率利用使得工藝生產排放的氮氧化物速度加快,同時,燃煤電廠和水泥廠等脫硝工程尚未大規模開展等。
目前,我國水泥產量占世界水泥總產量一半以上,但對水泥企業的衛生防護標準仍然執行2004年的標準,我國水泥企業中,生產效率低、設備落后、污染較大的多為小企業。比如目前國內水泥大企業生產線普遍配有低溫余熱發電設施,但小企業則很難達到。本次《規劃》強調資源利用和設備創新,對水泥行業低碳化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資源向具有優勢的大企業集中起到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各項技術尚在起步階段,很堵水泥企業都在積極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技術,《規劃》明確提出“建材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工業和城市廢棄物技術”,將給此項技術的研發一劑強心劑。
目前我國水泥工業在應用純低溫發電方面已經取得較好成果,平板玻璃工業也緊隨其后。目前玻璃熔窯余熱發電技術已經基本成熟,節能減排的同時不影響玻璃熔窯穩定生產;玻璃纖維池窯拉絲全氧燃燒技術也在玻纖領域開拓了節能新技術。《規劃》中繼續鼓勵玻璃行業技術和設備的創新,未來必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規劃強調建材設備和技術的創新,首推海螺水泥、北玻股份。
海螺水泥(600585.SH)國內規模最大、資質最優的水泥企業,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領先,目前公司水泥低溫余熱發電可解決其60%以上的用電量;建成世界首條水泥窯垃圾處理系統。公司目前可比水泥綜合好能為97千克標煤/噸,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20千克近20%,達到國際水泥行業先進水平。
北玻股份(002613.SZ)國內高附加值玻璃設備生產企業龍頭,制造鋼化玻璃設備起家,目前攻關Low-E玻璃和TCO玻璃生產設備,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設備企業。
建材行業:規劃奏響建材技術、設備領域新篇章
發布日期:2011-11-19 瀏覽次數: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