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上,這樣一組數據顯示,從去年以來開展的專項治理工作開局良好,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果,進一步規范了市場交易行為和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維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了擴大內需工程項目高效、安全、廉潔運行,為我省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面排查 確保治理不留死角
“工程建設領域‘潛規則’暗流涌動,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是社會矛盾產生的重要誘因。”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省委、省政府對治理這一“頑疾”高度重視,省委常委會及時研究了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措施要求。成立了由省直24個部門參加的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云南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我省專項治理工作重點為2008年以來規模以上立項、在建和竣工的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項目,并把專項治理工作分解為8個方面48項,逐一明確了目標任務、時間要求和牽頭部門、責任單位。
“昆明市對全部中央擴大內需項目、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總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項目,對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用地等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昆明市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實踐中,昆明市根據排查重點和關鍵環節設計了7套表格,重點對項目決策立項科學性、招標投標規范性、項目實施合法合規性、資金管理安全性等方面進行排查,把自查工作對應到每個項目。目前全市共自查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的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項目2723個,發現問題175個,糾正97個,78個正在整改。”
“曲靖市將專項治理任務分解細化為8個方面50項,排查范圍擴大到2008年以來政府性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項目,同時把全市518個擴大內需項目全部納入專項治理范圍,對其他性質的投資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抽查。”曲靖市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全市排查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521個,其他投資項目104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件。”
據省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認真組織全面排查,絕大多數州市和部門摸清了建設項目及存在問題底數,發現問題702個,糾正問題329個,罰沒、補交款項569.7萬元。
創新制度 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省各地各部門在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中,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
昆明市建立健全了《建設工程行政審批管理辦法》等34項相關配套制度,其中12項制度以市委、市政府文件頒布實施,有效制約了貪欲者的暗箱操作,為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曲靖市重點關注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問題難以徹底根治、案件易發多發的環節,注意發現苗頭性、傾向性、規律性的問題,從中找出制度缺陷和漏洞,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在制定實施《曲靖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試行辦法》及建設工程競爭性發包管理等8項配套制度的同時,及時補充制定了《曲靖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和城鄉規劃設計招投標實施細則》及建設施工企業誠信管理等5項配套制度。特別是堅持把前置審計作為工程招投標的第一道門檻和必進程序, 自實行前置審計以來,對1949項政府性投資項目實行了前置審計,核減工程造價13.49億元,平均核減率14.03%。
據了解,目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的《云南省招標投標部門協調機制管理辦法》已下發執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監察廳制定下發了《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串通投標行為認定處理暫行辦法》;省國土資源廳制定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廉政建設規定》和《云南省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及資金管理工作廉政建設規定》;省工信委認真清理涉及工程建設行政許可、資金管理的相關文件,保留27件,修訂19件,廢止1件,確保了專項治理工作的規范開展。
抓緊抓好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設質量
“今年縣級對總投資額500萬元以上、州市級對總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進行重點排查;省級有關部門對總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進行排查;省國資委負責對省屬企業總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進行排查。各地各部門在排查中可以擴大范圍,并按20%~30%的比例組織重點抽查。”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專項治理工作,將以全面排查為突破口,切實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此外,其他舉措還包括:
――以強化監管為目標,切實推進關鍵環節的專項治理工作。將加強對項目建設程序、招標投標活動等方面的監管,確保工程項目公開透明運行。
――以嚴格執紀為重要手段,堅決遏制違紀違法行為易發多發勢頭。將重點查辦在落實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過程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頂風作案、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案件;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干預城鄉規劃審批、招標投標、土地審批和出讓以謀取私利的大案要案。
――以制度建設為重點,逐步健全解決突出問題的長效機制。將抓緊修訂完善、細化配套相關制度規定,切實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切實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違反制度行為的問責和懲處力度;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財政管理制度等改革,為從根本上解決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創造良好的制度機制環境。
隨著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的深入開展,各地區各部門把新增財政投資重點用于支持“三農”發展、改善民生、節能環保、重點領域改革和欠發達地區發展,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設質量,為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