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2年,部分鐵礦石出口國采取貿易保護政策,我國鐵礦石進口的外圍環境進一步惡化,目前看,主要有兩點體現,一是印度、越南等新興國家不斷提高鐵礦石出口關稅;另一個是還沒有起爆的炸彈————即尚未最終通過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稅法案。
新興發展國家收緊鐵礦石出口
進入2月上旬,越南政府調高鐵礦石出口關稅,從2月7日起,將鐵礦石和精鐵礦出口、黃鐵礦的出口關稅將由原來的30%提高至40%,此外,1月份印度也提高鐵礦石出口關稅,由原來的20%提高至30%。
這幾年,新興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帶動鋼鐵消費量上升,本國的鐵礦石需求旺盛,為保障需求,這些國家設置鐵礦石出口關稅,且有調高趨勢。
這些國家提高鐵礦石出口關稅,有其自身需求特征,但對我國鐵礦石進口形成影響。
比較明顯的是印度,印度國內鋼鐵企業產能擴張,印度政府鼓勵本國企業、國外企業建設鋼廠,塔塔、印度鋼鐵管理局等公司擴產,新日鐵、浦項等企業也紛紛合作建廠,鐵礦石需求開始旺盛,礦石消耗量明顯上升。近期,經合組織(OECD)預計,印度煉鋼產能呈現加速擴張態勢,到2014年鋼鐵產能將增至1.28億噸,與2011年相比增長32.8%。
到目前為止,印度的鐵礦石需求,已經出現了一定的瓶頸,隨著礦石開采成本上升,地方政府增稅和限采,導致了印度本國鐵礦石市場供需出現偏緊局面,2月份,印度聯合工商會開始要求印度政府取消對鐵礦石征收的2.5%進口關稅,以解決鐵礦石供應短缺導致很多鋼廠不能夠滿負荷運營。此事件表明,未來印度政府的鐵礦石進出口政策或將徹底轉向,從以前的鼓勵出口到鼓勵冶煉,甚至進口鐵礦石。
印度開始保障國內需求導向,采取限制政策,成本提升,導致我國進口的印度礦大幅下降,2011年中國進口印度鐵礦石7305.58萬噸,同比減少24.36%。而同期的主要進口礦源地均穩定增長,2011年中國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同比增長11.8%,進口巴西鐵礦石同比增長9.1%。這樣,印度礦占我國鐵礦石進口量比重大幅下滑,從2008年的20%降到2011年的10.6%,三年下降十個百分點。此次,印度政府再次加征10%,鐵礦石出口關稅提升至40%,將明顯提高我國貿易商的進口成本,印度礦源將進一步下降。
鐵礦石保護主義興起 危及我國鋼鐵產業
發布日期:2012-02-11 瀏覽次數: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