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超大城市住房價格快速上漲,房價高企,遠超居民購房支付能力,盡管歷經多次調控但效果一直欠佳。“限購”政策出臺后,超大城市住房市場才開始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
據了解,去年北京市發布了“京十五條”,經過一年的調控,商品房成交量明顯下滑,同比下降12.2%。上海市則同比下降13.8%。限購城市較多的浙江省、江蘇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分別下降20.5%、15.8%。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恩平表示,2012年商品房總體交易量仍將持續低迷。房地產交易區域分化格局將加劇,部分中小城市可能迎來較大幅度價格調整,同時交易量將有所釋放,大都市交易量將持續低迷,房價則可能僅僅小幅盤整。
《藍皮書》指出,由于當前房地產開發成本特別是土地購置成本很高,大幅降價將意味著多數開發項目面臨虧損,在經濟和政策前景明朗前,多數開發企業將選擇觀望態勢,不情愿輕易降價。
“2012年住房保障體系將延續當前以建房補貼為主導的保障模式,但由于土地出讓金銳減,各城市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籌資難度增大,相對于上年度,本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將呈現減速態勢。”李恩平說。
政府、企業消極應對,調控實施難度將增大
在經歷經濟增速趨緩、土地出讓收入下降后,一些地方政府正面臨經濟增長和財政收支壓力,渴望活躍房地產市場以解燃眉之急。與此同時,經歷交易量萎縮、房價調整的房地產行業也面臨贏利下滑、資金鏈斷裂風險,必然試圖尋求為房地產調控政策松綁。
《藍皮書》指出,政府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差異化的利益訴求,導致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對中央政策的執行和實施中,消極應對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實施。2012年調控政策的執行和實施難度將增大。
“很多人都說房地產政策一放松就會造成開發商提高房價,其實提高房價本身是有原因的,一是土地價格不斷升值,二是供不應求。開發商應該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自律。再不接受教訓,政策寬松又一個勁提房價,肯定會引起眾怒。”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說。
被公眾普遍期待的房產稅、限購政策又將呈現何種走勢呢?
李恩平預測,不排除上海或重慶模式在其他城市實施政策推廣,但考慮到房產稅影響深遠,所需的信息技術要求也較高,很難在2012年出臺。部分城市的具體限購措施可能有所變化,如對首套住房定義放寬、對二套住房限購放開、對非戶籍人口常住人口限購放寬,限購手段也可能從硬性的交易限制轉向信貸限制。
中小房企倒閉破產風險增大,市場壟斷格局將加強
雖然2011年全國商品住房交易量增速回落,但商品房住宅投資同比增長30.2%,遠高于“十一五”增速。李恩平表示,這反映出開發企業對政策和市場變化的敏感性不強,市場判斷力較弱。
“2012年將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來,房地產行業最艱難的一年。房地產行業中,國有企業占的主導成分比較大。在市場嚴厲調控交易低迷的情況下,部分中小企業資金占用和融資壓力增強,大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融資渠道暢通,融資成本低,資金壓力較小,生存能力會強很多。”李恩平說。
《藍皮書》預測,部分前期土地購置成本較高、融資成本較大、商品房積壓較多的企業將面臨虧損和債務壓力,破產、倒閉風險增大。全行業破產、倒閉增加,也將為大型企業集團和財團并購提供良機,并購將提高行業集中度,市場壟斷格局將進一步加強。
2011年,全國有46個城市實施限購政策,隨之商品房成交量增速趨緩。昨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了2012《房地產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比2010年回落5.7個百分點。《藍皮書》預測,房價將延續上年末的盤整態勢,總體降幅不會很大。由于需求低迷,幾乎不存在房價上漲可能性。專家認為,2012年將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來,房地產行業最艱難的一年。
社科院發布房地產藍皮書:房價幾無上漲可能性
發布日期:2012-06-04 瀏覽次數: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