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末,在裝飾公司開始砸進風平浪靜的市場時,在所有感受到沖擊波的人群中,馬德強無疑是反應最快的一位。
土生土長的昆明人,大學學歷,1997年創辦云南創藝裝飾,室內設計師出身。他嗅覺異常靈敏,決策果斷,行動迅速,性格決定命運,這決定了創藝從誕生至今始終處于云南家裝第一方陣的領先地位。
2012年,市場低迷,不少家裝企業陷入了困惑與無奈。然而,在這樣的情形下,創藝卻砸數百萬,將其穿金路昆明北店樣板房展廳重新打造,使得每天客戶簽單率不斷上升,成為業內少有的逆市傳奇。
盡管戰功彪炳,但馬德強卻異常低調。當記者要為他拍照片時,他笑著拒絕,“做人低調,做事高調,是我的原則。”
市場艱難,創藝裝飾模式更顯優勢
“今年的客戶到訪量的確有所下滑,簽單量也相對減少,但創藝的產值并沒有下滑,這與創藝獨一無二的材料總代理模式是分不開的。另外,網絡營銷也為我們增加了不少單量。”提到創藝的市場情況,馬德強非常滿意,從其言談之間,依然能清晰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情。
回想起來,不管市場怎樣變幻無常,創藝裝飾每次都能安然度過,這與創藝裝飾總裁馬德強不無關系。這位業內公認的智慧型老總對機遇和危機的嗅覺總是很靈敏,一次次為企業的發展找到新的出口。
“我們之所以敢在市場形勢欠佳的情況下,投入600萬元升級體驗館,是對現在和未來的消費需求經過系統分析后,結合創藝品牌材料總代理模式、家 具配套生產工廠、10余年品牌基礎等優勢,才最終決定的。從現在客戶反應和高簽單率來說,創藝模式再次證明了一點:越是市場艱難,市場競爭力也就更加明 顯。”
的確,在裝飾公司同質化競爭仍然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優質品牌公司不但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要具備操作核心競爭優勢的能力和經驗。“創藝經 過6、7年的調整和積累后,配套工廠、材料總代理、材料流通等都步入了成熟階段,即便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創藝也有底氣投入大資金升級體驗館,為客戶提供更 好的家裝消費環境。”馬德強如是說道。
“應對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服務”
市場大環境的起起落落總讓企業命運也隨之沉浮,面對持續低迷的市場,除了困感和無奈,家裝企業不得不開源節流苦苦支撐。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情形下,創藝裝飾卻依然活得很滋潤,昆明一南一北兩大公司經營穩定,同時還在得勝、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賣場廣設分店,輕松完成目標產值,逆勢而為,魄力非常。
說起當前的市場,馬總仍是慣有的自信:“買房的人越來越少,裝修客戶自然也會減少,公司到訪量下降也在情理之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服務、跟蹤好每個客戶,提高簽單成功率;同時利用企業優勢為客戶帶來更多增值服務,延長產業鏈,深度挖掘了每個客戶資源,這也是創藝總產值未下降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建材品牌之間激烈的價格戰,也導致了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不再通過裝飾公司購買相同品牌的材料,造成裝飾公司的產值下降。所以,裝飾公司應對弱市,不能 僅僅依靠施工、設計等同質化的優勢,如果沒有核心經營模式就沒有競爭力,也很難在市場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