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區消費者何女士在某金店花6180元購買了一套金首飾,回家后家人看了首飾告訴她不是純金飾品而是彩金的。何女士立即趕到金店,要求退貨或換成純金 飾品,經過多次協商,金店始終未答應何女士的要求,何女士只好投訴到了消協。東川區消協調查發現,何女士是在不知彩金與純金含金量的情況下,被銷售人員一 再誤導,致使她把彩金當純金。消協工作人員指出金店的行為誤導了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最終,金店同意為何女士更換同等價值的純品首飾。
根據市消協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投訴分析可以看到,首飾及工藝品投訴首次進入了被投訴商品前10位。此次發布投訴案例也是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多加注意。
嵩明縣消費者王女士3月份在嵩明縣老猴街某磚廠購買了50000余塊紅磚,建蓋自己的住房,房子建好后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磚出現跳塊、膨脹等質量問題,存 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經調查,王女士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消協工作人員于是和磚廠法定代表人取得了聯系,在組織調解過程中,雙方就賠償金額一直未達成一致意 見。最終,經過消協工作人員一再說服教育,達成一致:由磚廠一次性賠償王女士現金156000元;王女士不再追究磚廠其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