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云南未來5至10年的發展目標和藍圖浮出水面。
到2015年,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和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出口加工基地初步形成;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合作交流邁上新臺階;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高原湖泊、重點流域水質惡化和水土流失加劇超勢得到遏制,石漠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全面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連接國內外的公路、鐵路、管道、港口、電網和電信設施,形成交通、能源、物流、信息大通道,面向西南開放的平臺和窗口作用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明顯提升;外向型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民人均純收入顯著提高,絕對貧困問題基本解決,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高原湖泊水質改善,江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積明顯減少,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蓋率達到55%以上,生態安全屏障作用不斷鞏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培育滇中地區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根據指導《意見》,要提升滇中城市經濟圈的輻射帶動能力,將滇中地區培育成為云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即加快建設以昆明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的滇中城市經濟圈,使之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交通樞紐,全國重要的煙草、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貿物流基地,以化工、有色冶煉加工、生物為重點的區域性資源深加工基地,承接產業轉移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在產業布局上,加快昆明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服務業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商貿流通、信息、旅游、文化和綜合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面向東南亞和南亞,服務廣闊腹地的西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曲靖煤炭電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屬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內交通樞紐、物流中心建設;加快玉溪裝備制造業發展,建設休閑旅游基地;加快楚雄綠色產業基地、冶金化工基地、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建設。
大力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加快滇南、滇西城市群發展,合理引導滇東南、滇西南、滇西北、滇東北城市布局。
可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意見》明確,待具備條件時,建設中緬瑞麗——木姐、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麻栗坡(天保)、耿馬(孟定)、騰沖(猴橋)、孟連(勐阿)、瀘水(片馬)邊境經濟合作區。
建設瑞麗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按程序申請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規范并促進邊民互市貿易區(點)的發展,積極發展保稅物流、跨境旅游。
三條經濟走廊內聯外通
完善三條對外經濟走廊:依托昆明——河口高速公路及國際航空港,加快推進昆明——河內經濟走廊建設;以個(舊)開(遠)蒙(自)城市群和河口為載體,重點發展以現代物流、礦產開采加工和煙草生產加工為主的產業集群,與南寧——河內經濟走廊、環北部灣經濟圈協調互動、合作發展;以泛亞鐵路中線、昆曼高速公路及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為依托,穩步推進昆明——曼谷經濟走廊建設。
增強對外經濟走廊的紐帶作用,以南昆鐵路、云桂鐵路、廣昆高速公路和西江航運干線為依托,建設昆明——文山——廣西北部灣——廣東珠三角經濟走廊,重點發展特色旅游、生物醫藥及礦冶加工產業;以成昆鐵路、滬昆鐵路和滬昆客運專線、內昆鐵路、渝昆高速公路和蘭州至磨憨213國道為依托,建設昆明——昭通——成渝經濟走廊,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和石油化工產業;以滇藏鐵路、滇藏公路為依托,建設昆明——麗江——香格里拉——西藏昌都經濟走廊,重點發展礦產資源、可再生清潔能源、雪域高原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產業。
支持昆明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推進現代物流服務和信息平臺建設,把昆明建設成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在昆明逐步培育和建設國際性礦業交易綜合市場。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增加云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數量,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簽訂雙邊本幣結算協議,建立雙邊銀行間的支付清算機制,為雙邊貿易、投資提供支持。
推進貿易投資使用人民幣,加快自由兌換進程。支持符合條件的云南企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債及集合票據。鼓勵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進行風險管理。
支持云南舉辦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為推動旅游業跨越式發展,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云南自然和文化歷史資源,形成滇中昆明國際旅游休閑區、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滇西南大湄公河跨境旅游區、滇西火山熱海文化旅游區、滇東南喀斯特、哈尼梯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區和滇東北生態及歷史文化旅游區,加快推進旅游業綜合改革。支持云南舉辦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旅游體育活動。將云南有條件的旅游城市機場建設對外開放口岸。
云南將試點電力價格改革
云南成為全國電力價格改革試點
把云南作為全國電力價格改革試點省,實施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試點。開展國際重要濕地、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等重點流域生態補償。根據國家規定,逐步提高云南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動態調整機制,中央財政按規定政策給予適當補助
主流聲音
做橋頭堡建設的龍頭
省委常委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的會議精神,昆明作為橋頭堡建設的門戶、樞紐和龍頭,一定要領會在前,落實在先,為實現中共云南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即“兩強一堡”的戰略目標,努力把昆明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而貢獻力量。
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規劃的出爐,使昆明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昆明進一步從我國對外開放的末梢變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為昆明發揮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立足云南,面向東南亞、南亞,廣泛、有效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重大的發展契機。
做橋頭堡建設的龍頭,我們就要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國家面向西南開放的總體部署,充分發揮毗鄰東南亞、南亞的區位優勢,堅持思想領先、改革搶先、開放爭先、發展率先,大打工業突破攻堅戰,著力推進園區開發,強力開展招商引資,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深度推進改革開放,持續優化發展軟環境,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做橋頭堡建設的龍頭,要充分發揮昆明在“橋頭堡”發展戰略實施中的核心作用,緊扣“兩強一堡”和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戰略目標,繼續實施大投資方略、強化大項目支撐,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擴大對外開放、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推進城鄉一體、統籌區域發展,著力實施科教引領、促進文化繁榮,著力保障民生改善、構建和諧社會,著力治理滇池污染、建設生態家園,在橋頭堡建設中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和示范作用。